学乐器的人通常更聪明?

文娱 2020-11-11 13:11   阅读数:8380


你知道吗?

 

每当音乐家举起他们的乐器,他们的脑海里便炸起了一朵朵烟花。

 

表面看来,他们也许镇定且聚精会神,读着乐谱并按要求进行着精准熟练的演奏。但是在他们大脑内部,有一场狂欢正在上演。

 

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和正子放射断层扫描仪等设备对大脑的实时监测,神经科学家对我们的大脑如何运作,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

 

当人们连着这些仪器,开始活动,例如阅读或是完成数学习题,大脑中每一个被激活的相应区域都能被观测到。

 

但是当研究人员让实验者听音乐时,他们看到了烟花。

 

大脑的多个区域被同时唤起,当大脑处理声音的时候,会把它拆分开来去理解音乐元素,像旋律和节奏。然后再把他们放回到一起,合成统一的音乐体验。

 

我们的大脑完成这项工作,仅在我们刚听到音乐,和脚开始跟着打拍子的瞬息之间。

 

但是当科学家开始将观测对象从音乐听众转移到音乐家的大脑时,这场后院的小烟火变成了嘉年华。

 

事实证明听音乐的时候,大脑进行了一场非常有趣的活动,演奏音乐的大脑活动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身运动。

 

神经科学家观察到大脑多个区域被激发,以复杂并相互关联且快速惊人的次序,同步处理不同的信息。

 

但音乐能激发大脑功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但神经科学家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想法。演奏一件乐器,能几乎同时把大脑所有区域都唤醒,尤其是视觉,听觉和运动皮层。

 

与其他运动相比,规律的,结构性的演奏练习,加强了这些大脑机能,让我们能将这些优势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欣赏音乐和演奏音乐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后者需要较好的动作技能,需要同时运用到大脑的左右半球,它同时结合了语言和数学精度,这些多由大脑左半球参与,而新奇有创意的内容则由右脑参与。

 

鉴于这些原因,演奏音乐对于提高脑胼胝体其容量及活跃度,胼胝体是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桥梁,能使信息在大脑内通过多样的路径更快地传输,这可能使音乐家在学术和社交环境中,更有效和独具创意地解决问题。

 

由于创造音乐也涵盖制作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化的内容和信息,所以音乐家们通常具有高级别的执行能力,一类相互关联的任务,涵盖了计划,策略,注意细节,以及需要针对认知和情感进行同步分析。

 

这种能力也影响着记忆系统的工作。并且,事实上,音乐家展现了更加高超的记忆能力,他们具备更快更有效的创造,储存,恢复记忆功能。

 

研究发现音乐家们能运用它们高度联结的大脑,来给每段记忆赋予多个标签,比如概念标签,情绪标签,声音标签,和语境标签。就像一个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一样。

 

那我们如何得知这些好处是音乐特有的呢?它与运动或绘画有何区别呢?或者说喜欢音乐的人,本身即是非常聪明的人?

 

神经科学家已经研究过这些问题,但是目前他们发现从艺术和美学方面看,学习演奏乐器,是和其他已研究的活动有着不同,包括其他的艺术。

 

并且在若干随机研究的参与者中,在一开始,有着同样认知和神经处理水平的人,那些经过一段时间音乐学习,与其他人相比,大脑内多个区域得到提升。

 

这项音乐演奏对于大脑有益的最新研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脑的功能,揭示了那些内在节奏和复杂的旋律,在我们的大脑中所上演的美妙乐章。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