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必备:李重光基础乐理笔记完整版
干货
2020-3-23 15:00
阅读数:7497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编曲中国
2.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
5. 音列: 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8. 音名: CDEFGAB 也叫基本音级,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 唱名 。
10. 升级音: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11. 重升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12. 音组: 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音用来区分音分为若干组,它的标记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比小字一组高的各组,由低到高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依次写上数字“2”、“3”、“4”、“5”。比小字一组低的各组,由高到低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小字组用小写字母,大字组用大写字母。
11. 音区: 音域中的一部分。根据音色的不同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被认为是中音区,小字三,小字四,五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二组为低音区。
1. 标准音: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是以小字一组的a每秒振动440次为标准,因此a1就成了标准音。
2. 中央C: 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到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1。
3. 定律法: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 、纯律等。
4. 十二平均律: 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5. 等音: 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如升C、降D,重升B,这三个音在钢琴上音高是完全相同的。但记法和意义不同。可以看出,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6. 复合音: 平时听到某一音,一般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
7. 基音: 由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听的最清楚的最响的音
8. 泛音: 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不易被听出的
4. 在五线谱记谱法中,音符与休止符只表示音的长短,与音高无关。
6. 增长基本音符: 为了记录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无法记录的各个时值,在记谱法中还采用一些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7. 附点: 记在音符和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一个附点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值的一半;带有两个附点叫双附点,表示增长原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8. 延长记号: 半圆形弧线中央加一小圆点。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或演奏者的意图自由增长该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9. 延音线: 记在音高相同的两个音符上的弧线。表示将两个音唱成一个音。
10. 五线谱: 在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音符符头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1. 加线: 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和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分为:上加线和下加线。
12. 连谱号: 如果音乐作品需要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包括起线和括线两个部分。
13. 谱号: G谱号,表示五线谱上的二线等于g1。F谱号,它表示五线谱的第四线等于F。C谱号,五线谱的第三线等于代表C1,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做“次中音谱号。”
14. 变音记号: 表示音的升高或降低的记号。高半音,低半音,升全音,降全音。还原音。(都是针对基本音来升降的)可以记在线上和间内。
15. 调号: 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一个调号后对所有的音组都有效。
16. 临时变音记号: 记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它的作用仅表示变音记号后面,一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但用延音线连接起来的下一小节例外。在多个声部中只对一个声部有效。
17. 音符的正确写法: 单符干记谱时,在三线以上,符干下。反之上。在第三线上,上下都可以。多符头的情况下,以离第三线最远的为准。(单声部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在多声部音乐中,只有在节奏相同情况才用单符干记。双符干记时,高声部干朝上。低声部朝下。
18. 休止符的写法: 在单符干的记法中,休止符永远写在靠近三线的地方。
19. 符点音符和符点休止符的符点: 永远记在五线谱的间内。符点音符的附点要靠近符头。
20. 省略记号: 移高八度和移低八度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以内的音,移高八度。记在下面则表示降低八度。
21. 重复八度记号: 用数字“8”记在音上面,表示高八度重复,记在音符下面,表示第八度重复。
22. 长休止记号: 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的小节数。多在管弦乐分谱中使用。
23. 震音记号: 用斜线标记,有两种情况,表示一个音或和弦迅速均匀重复时,斜线记在符干上。斜线的数目与演奏时音符符尾的数目相一致。
24. 反复记号: 表示乐曲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重复演奏。
26. 断音奏法: 有两种,分别以圆点和倒三角来标记。
27. 保持音奏法: 用短横标记,表示该音要充分保持时值从头到尾强奏。
28. 琶音奏法: 用垂直的曲线来标记。表示将和和弦中的音由下而上分散弹奏。
1. 节拍: 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
3. 拍子: 节拍的单位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
4. 拍号: 表示拍子的记号。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标记。
5. 小节: 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次一强拍之间的部分。
7. 弱起小节: 乐曲由弱拍部分开始。是不完全小节。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两个不完全小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全小节。
8. 单拍子: 第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10. 混合拍子: 由单位拍相同的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结合。
12. 一拍子: 每小节一拍,每拍都是强拍,没有弱拍。
13. 散拍子: 拍子的强音位置和单位拍的时值都不是十分明显,也不固定。
14. 音值组合法: 把各种时值的音符,按照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组合。
15. 节拍中的强弱关系: 拍子的强弱关系同样体现在节奏中,两个音,第一个强,第二个弱。三个音为强,弱,弱。四个音为强,弱,次强,弱。平均五个音有两种可能:强,弱,次强,弱,弱;强,弱,弱,次强,弱等。
16. 音的强弱也用文字、字母、记号标记。F代表强、F越多代表音越强,P越多越弱。
17. 切分音: 如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的部分,这时后面的强音便移到前面的弱部分。切分音都要强奏。
2. 冠音、根音: 音程中,高的音叫冠音,低的叫根音。
4. 音程的度数: 音程在五线谱上包括的线与间的数目。
7. 自然音程: 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
8. 变化音程: 除增四减五外的一切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12. 等音程: 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完全相同,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
1. 和弦: 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
2. 三和弦: 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所构成的和弦。
3. 音程排列的根 音、三音、五音分别 用1、3、5 来表示 。
4. 七和弦: 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用1、3、5、7来表示 。
6. 转位和弦: 以和弦的三音、五音、或七音为低音的和弦。
7. 等和弦: 两个和弦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完全相同的音响效果,但在音乐中的意义不同,写法也不同。
2. C调: 由七 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它的调号标记是没有升降号。
3. G调: 将C调的七 个音,也就是基本音级构成的音列,整个移高纯五度。
4. D调: 将C调移高一个大二度,也就是将G调移高一个纯五度,由D音开始,这就是D调。D调的调号标记是两个升号,# F和#C。
24. 基本调: 由七个基 本音级构成的调,C调。 由基本调开始,向下,按照纯五度连续相生。
25. F调: 将C调移低一个纯五度,由F音开始,将B改为bB,其调号是一个降号,降B
27. 等音调: 根据十二平均律所有半音相等的理论,不仅产生了等音、等音程、等和弦,还产生了等音调。就是两个调之间的所有音都是等音关系。如前面说的#F调和b G、#C和 b D调、等都是等音调。
28. 调的五度循环: 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可以无穷尽地继续下去。但由于等音关系,有条件使调的五度循环通过等音调构成一个圆圈。
29. 调关系: 调与调之间的关系。有远有近。区分调关系的远近主要根据两调之间共同音的多少。两调之间共同音越多,调的关系就越近。
30. 近关系调、远关系调: 在调的五度循环中,除了相邻的两个调是近关系调外,其它各调都叫做远关系调。
1.调式: 几个音(3-7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稳定,不稳定)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并 以某一个音为中心的体系。
4.音阶: 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
5.大调式: 简称大调,是一种由七个音构成的一种调式,其稳定音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大三和弦,不稳定音以二度音程关系倾向于稳定音,构成旋律进行的基本音调。根本特征表现为主音上方的大三度。分为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6. 小调式: 简称小调,也是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但其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和大调一样,不稳定音以二度音程关系倾向于稳定音。
7. C大调: 是以C为主音,C是第1级。a 小调,是以a 为主音,a 是第1级。
8. 五声调式: 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构成的调式。这五个音由低到高依次定名为:宫徵商羽角。
9. 调与调式: 各种调式,不管是大调、小、五声,都可以在一种调中构成。
10. 关系大小调: 调号相同的大小调,叫做关系大小调。
1. 转调: 从一个调转换到另一个调或从一种调式换到另一种调式。
2. 转调的意义: 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为了求得更为丰富的调与调式。
3. 转调的类别: 转调与离调;近关系转调与元关系转调;关系大小调及同宫系统转调;同主音转调与同主音大小调转调。
1. 调式变音: 在七声自然调式中,将调式的自然音级加以半音变化所获得的音。
1.移调:将音乐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由一个调移到另一个调,叫做移调。
1. 装饰音:用来装饰旋律主要音的某些特殊记号和小音符。大部分由时值较短的辅助音构成。
1. 旋律: 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
3. 主调音乐: 旋律在多声部音乐中,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的。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为副,叫做主调音乐。
4. 复调音乐: 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协调地结合在一起
5. 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可以呈直线型或曲线型。发展中,情绪不断高涨所达到的顶点,叫高潮。
6. 旋律的分段: 和语言一样,根据呼吸、停顿,分成许多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这每一部分就叫做一个段落。段落有大有小。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带有休止符或长音。
7. 终止: 用来结束段落的某几个音或和弦,叫做终止。终止总是位于停顿之前。
9. 半终止: 旋律结束在不稳定音上,活动属音和伴奏的V级音上。
⊙版权声明: 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责编:子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编曲中国
(长按可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