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 教你写出一手好词(上)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音乐人网
一首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优秀的主题,或者立意。你的主旨可以描写一种情感和态度(爱慕、依恋、悲伤、无聊、热血、迷茫、遗憾、愤怒等),也可以歌咏一个故事和人物(无私的、伟大的、津津乐道的、难忘的、消逝的),也可以记录一种体验和理念(如社会的现象、人情的冷暖、成长的心得)。总之,主题可大可小,只要你可以驾驭,并且言之有物。
今天是个下雨天,我等她下班。
等到了六点半,人还没出现。
我买了一包香烟,
看着老妈的未接来电,
突然想狂吃一顿海鲜。
哦,你的笑容很甜,
我要陪你到永远。
呼啦啦,海浪拍打我的脸,
告诉我什么叫海枯石烂的永远。
歌曲《丁香花》、《西海情歌》、《天亮了》的填词无一不包含着一个真实又令人动容的故事,这里的故事让作品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即便十几年过去了,仍然不会让人觉得乏味。一首有故事的歌曲可以平铺直叙着表达(比如《白桦林》),还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歌曲加旁白。如《丁香花》、《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歌词主体已经有足够多的内容,但故事还交代的不够详细,可能会影响听众的理解的话,那么就将故事高度概括成一个段落,并置于合适的位置。当然如果大篇幅使用也会不妥,因为那可能更像一首诗歌朗诵,而不是歌曲了。
2.歌曲加对白。如《今天你要嫁给我》,在陶喆一段rap秀之后,一句:“你愿意这样做吗?Yes,I do!”成了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
以人物为主题的歌曲,一定要格外小心,概括不到位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实则就是写跑题了。这里举几个运用得非常好的案例:
不一定是名字好听就取,如有雷同,就会直接抢夺了歌曲本身该有的关注度,鄙人听过三四首《情人》、五六首《朋友》、七八首《彩虹》和几十首《XX爱你》。就像取人名一样,六七十年代的建国、建华、国庆、艳、梅、霞,八九十年代的海涛、海洋、伟、东、超,00后的梓萱、梓涵和子轩可谓是数不胜数、比比皆是啊!
歌词跟人名一样,如果平平无奇、随处可见,如何能在茫茫曲海中脱颖而出呢?当然,这并不是要你费尽心思去标新立异,但如果你取的歌名不能主旨鲜明、立意深刻,可能就会在每年发行数量巨大的音乐作品中,泯然众“曲”了。
一般来说,人类记忆具象事物是相对容易的。比如:《青花瓷》、《七里香》、《江南》、《鼓楼》、《贝加尔湖畔》 。此类歌名描述的意向大多是某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事物、地点,能够让人通过物象对歌曲的内容产生联想,进而对歌曲本身产生好奇。
动词能描述一个行为,从而联想到正在发生的画面,让人产生充分的想象。比如《吻别》是描述某一行为的动作,让人不禁想进一步探究:歌曲的主角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的恋情为什么不得不走向离别?为什么离别时要接吻,双方是否有不得不分别的苦衷?这些想象会进一步加深听众对歌曲的好奇。
责编:雨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音乐人网
(长按可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