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卖这么贵,为什么能活到现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Solo吉他音乐
和Gibson,Fender一样,琴师的名字与乐器本身的历史息息相关,马丁也是一样的。Martin以高品质的木吉他闻名于世界,如今的地位在吉他界不可撼动,正是马丁家族六代人的指导下建立的Martin标准,建立起了今天的C.F.Martin Company。至今该公司仍由马丁家族所有。
(全球限量50把的Martin D-200 Deluxe,看起来就很贵)
1
开端
C.F.Martin。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Markneukirchen,这个小镇就和山东某镇一样,都是以制作乐器而闻名的,这也为他之后的做木匠吉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虽说他是个木匠的儿子,技术也很不错,但是他并没有从事传统木匠活,而是跑到了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跟着当时一名著名的吉他制作家——约翰·乔治·斯塔夫学起了制琴。这位制琴大师给马丁的影响很大,学成后,马丁选择了返回故乡,开起了作坊。同时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反派集团---小提琴匠人协会。
马丁一家子干了一辈子木匠,当然也是匠人协会的会员,并且木匠协会中也有很多会做吉他的匠人。小提琴协会的人比较强势,不让木匠做吉他。他们想把乐器制造的权利死死握在手里,表示你们干木匠的就一做家具的,连做的吉他都跟家具一样就是摆设,难以与艺术品相提并论。
马丁的老爹听了,表示不服,凭啥你能做我不能做?他老爹也不是好惹的,他是当时著名小提琴匠人斯陀佛的高徒,造的一手好琴,哪能忍住这般?于是把当时声名显赫的乐器商找过来对小提琴协会开启了炮轰模式“老子就是做小提琴的,但是吉他做的也不差啊,你们TM居然侮辱说吉他是拿来烧火的?我做家具就不能做乐器?”双方闹上法庭,你来我往,最终木匠协会胜出。
2
步入正轨
虽然官司打赢了,木匠协会也能继续做乐器了,但是这件事情却给马丁好好上了一课,他认为这一切都归罪于德国固有的行会制度,于是,他在1833年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来到了纽约,在西区的哈得逊街196号开了自己的作坊。万事开头难,年轻的马丁当时也是一个的愣头青。再加上当时的吉他市场并不好,而且也无法量产,马丁的店很难开下去,他只能在店面放点其他乐器和乐谱,靠着批发商一起卖货维持生计,自己则躲在店里面的小作坊里做吉他。
直到有一天,马丁和朋友终于受不了了,想搬迁去别的地方重头再来,于是他们把店搬到了宾西法尼亚州继续生产吉他,顺便还能和库伯吉他教室一起卖吉他。
3
改良创新
在那个时期,马丁生产的吉他都有安装在琴头一边侧面的调弦器(非对称式)。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他学徒年代,他在维也纳的师傅就是这样教他的。但是马丁在之后的生产中停用了这样的设计,直到多年以后Leo Fender才在经典型号Telecaster上重现了这样的设计,并沿用到今天。
(非对称式)
马丁还研发了一种X型的琴腔内部设计。他把X型的木梁添加到面板内侧,这种设计比以往的扇形设计更加的牢固。这个设计到底是不是马丁本人设计的到现在历史学家还有争论,但是这种设计大规模的出现在马丁的产品中,跟马丁多半是脱不开关系的。
(图中为X型结构)
当时的欧洲都普遍会选择用扇形结构来加固吉他面板,但是强度比不上马丁的X型结构。当时那种扇形结构普遍出现在古典吉他上。因为古典吉他用羊肠弦(现在用的是尼龙弦),张力比较小,面板能够承受的了。
使用X型结构,意味着吉他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一不做二不休,那干脆把弦换成张力更大的钢弦,虽然音色上没有羊肠弦温软,但中高频和低频响应都很生猛,就此形成了当时时代马丁吉他的独特音色。同时他们还把琴颈用传统的燕尾槽工艺和琴体相连,这就增加了吉他的共振。
创业的历程总是充满着艰辛与挑战。刚刚起步的马丁公司慢慢的好了起来,可不幸的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马丁,又遇上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马丁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请听下回分解吧~
这两天正值NAMM SHOW,马丁公司也没闲着,在展览上展出了新产品。这次NAMM SHOW上,一共有29款新型号正在展出。
($3649)
新的D-18。这支是限量款,全球限量2020把。
($14999)
有钱人的收藏品,全球限量100把。背面还有董事长的签名~
其他的没啥兴趣。但是其中一个型号,叫SE-13E。这款产品被公司宣传为“能够重构电声木吉他的功能”
(正面长这样)
表面上看起来和普通木琴没啥区别,但是,背后另有玄机
(这是背面琴颈处)
马丁公司在琴颈链接处做了一个倒角切割。这把琴的设计就是给那些喜欢弹电吉他技巧的乐手用来轻松弹奏高把位(某G姓公司进来学习)。这个专利被马丁公司称作'Sure Align neck system'.并且整个琴体采用非对称结构,这使得输出更加的均衡,会产生更多的gain。
责编:子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Solo吉他音乐
(长按可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