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内部音梁结构解析

干货 2019-12-11 16:00   阅读数:21164

头.gif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AL纸片人

作者:paper纸片人


音梁,通常指吉他面板和背板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两个功能:防止吉他在琴弦张力的作用下塌陷和塑造吉他的音色。面板音梁也许是决定吉他音质如何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1920年代Martin发明钢弦吉他面板音梁是”X”型,木材原料通常是杉木。在音孔后面形成一个交叉的X型,在琴码后面有两三个额外的横向音梁(通常叫作”切削音梁“),X型音梁稳定性很强,产生的声音具有平衡性。

 


1.jpeg

X-Braces(X型音梁)


640.jpeg


一些吉他面板在标准X型音梁,比如说扇形或者锥形音梁,具有颤音。扇形音梁在每个音梁末端的两个高点都被削掉,看起来像是悬浮琴码。这降低了音梁的重量,制琴师也容易控制音梁灵活或者僵硬部位。


扇形音梁的吉他通常更加具有响应性,低音更多,有时候比“直线”音梁的吉他更加响亮。锥形音梁在”X”型的中心部位最高,均匀向吉他边缘变薄,声音效果比较平衡。


640-1.jpeg


对吉他音色的影响,我想面板和背板差不多应该是八二开,而面板材料和音梁结构大概一半一半


国外那些昂贵的手工吉他,制琴师都很乐于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制作图片,包括背板音梁什么的,但唯独面板音梁,绝大部分人是完全不公开的。


少部分公开的都是很有自信,想着即使你照着我的样子粘也出不来我的声音的。    


2.jpeg

Fan-Braces(扇型音梁)


640-2.jpeg


音梁的各个细节,包括X交接处粘死或者留缺口,侧边挖空或者不挖空,挖的话挖多少,每根音梁长宽高都是多少,粘在什么位置,哪些地方粘死哪些地方不粘死……学问太多了。


而且因为每块面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应的音梁也会略有区别,在一块面板上能出来很好声音的参数,放到另一块面板上可能就直接成了烧火棍的声音……


在Ervin Somogyi的《The Responsive Guitar》有很多制作吉他的相关,比如音梁如何影响各种不同振动模式和各级泛音等等。


640-3.jpeg


一些吉他音梁的结构:

640的副本.jpeg


琴面板音梁对琴音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吗?马丁2系列有D28 HD28 HD28V等。严格说来这是马丁2系列的音色,可能这款琴会偏低音一些,那个琴高音会亮一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一样的声音特质,具有一样的感觉和底蕴。


640-4.jpeg


控制吉他音色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有人曾通过分析和实验,得出:材料(品种,切割方式,干燥时间和方式厚度等)、胶水的使用、油漆、接柄方式等,都对音色的走向和感觉有决定的影响。所以马丁即使用泰勒的梁架结构,做出来也会是马丁。


GIBSON即使换了雅马哈音梁也是GIBSON音色(前提:在其他关键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声音的感觉是一样,但均衡肯定会有变化。


640-5.jpeg


吉他是弦带动面板整体振动来产生声音吗?在吉他琴体上,分布有很多音区。比如你拨动6弦,声音产生的主要方式实际是靠面板的两个点,来牵动整个面板的震动来完成声音的发出的。


检测这些主震点对音色均衡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音梁对声音的作用,也就是控制这些点的强弱来达到均衡的调节。我们通过对琴音梁的调整,实际上是可以调出自己想要的均衡度的。对于严谨的制琴师调节音梁来改变一把琴的均衡是很有趣的事。
 

640.jpeg


老TORRES或者老马丁里面的梁架,要是拍照看,实际你会觉得蛮糟糕的,非常糟糕,但是音色非常的棒。他们的音梁是怎么样的呢?或许会补点木头进去,或许会进行打磨,里面做工可谓一塌糊涂(老马丁是德国人,里面还规矩点,但有些西班牙或者那些思维很自由地方的琴里面更糟糕。)完全会打消大家对顶级琴一厢情愿的理解。


实际原因是实际没有制琴师(哪怕他是顶尖大师级),能够在制作过程中完美控制好一把琴的均衡和音色。


那么在成品做出来之后,如果你对音色很执着,就需要后期的调整了,有很多人通过奇怪的方式调节成品琴的音色(大约在18XX年左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了应该,很奇怪老马丁和老TORRES都会,这在他们的作品中能体现出来)。


这样看上去粗制烂造的神器还是蛮多的,但都为精品,音色上的精品。


640-6.jpeg

文章转载自AL纸片人

长按可阅读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