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买琴,把钱直接微信转给老师了,妥当吗?

资讯 2019-12-9 13:00   阅读数:9392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吉客乐器,作者:李仙星


昨天,在琴行管理学院的群里,有老师咨询了这个问题:一位家长将买琴的钱直接转给老师了。当然,这位老师并没有携款跑路(毕竟钱又不多)。


但是,老师自己私下里联系乐器厂,想自己赚取这笔销售利润。家长等了很久没有收到货,遂咨询琴行,这件事就捅出来了。 各位琴行老板:不要觉得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你的机构。 


348921df74c3f7b1f95c14167d66b134.jpg


 支付方式的改变,造成企业财务制度的“不稳定性” 。


1.移动支付占领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付款方式基本都是“微信”、支付宝,家长缴学费、买乐器,直接就“微信转账”了。 


2.琴行老板要求“老师要搞好家长关系”、“做好续费工作”,但关系太好、家长对老师太信赖了,又担心。正因为“家长信赖老师”,所以老师一句“续费”,家长二话不说,直接微信转账,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3.很多初创琴行机构,甚至鼓励老师及时收款。明明家长马上要转钱了,你不让他交,说要转公司账上,万一家长回过神来不买琴了怎么办?


很琴行老板也有这种担心,所以老板甚至鼓励老师们——“管你们什么方式收款,先收到钱再说”,这也可能造成不稳定性。 


b423d5b5339dfeee77ac69e8b13a322a.jpg


管理的学问,千万不能试探“人性” 我们都是平凡的众生,不是圣人。所以,不要去试探人性。吉客吉他的嘉颖老师在回复中也说到,“人都是有私欲的动物”。 


网上经常流传一些段子,说某女主总怀疑老公对自己不够忠诚,就让自己的闺蜜去试探自己的老公,这个结果可想而知啊! 试探人性的底线,就是自己找罪受,对钱不感兴趣的只有马云。


所以这件事也一样,学费或琴款,如果家长直接转到老师的微信或支付宝上,很多老师会抵挡不住金钱“诱惑”,就会产生一些歪想法。 钱少的情况下,很多不会冒风险;如果有个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你试试?消失不见都有可能。很多培训机构的老板收到百万预收款之后跑路,也是常有的。所以,人性经不起考验。 


出现问题之后,建议性的解决方案


第一,对于已经发展的事情,如何解决? 


(1)“先安抚好家长吧,毕竟一个月没有收到琴了。”吉客吉他的王老师在群里首先想到这点,我认为是很不错的。


很多机构出现这类问题之后,先想着如何去追究老师的责任。老师的责任肯定要追究,但是“客户(家长)”的问题,才是你首要解决问题。这就是服务意识,给吉客吉他的王老师点个赞。 


(2)琴行制度上没有规定,或者我们之前没有和老师明确指出——“个人不允许代收学费或琴款”,那么是我们机构也有责任,是我让你面对了“诱惑”,之前的事情,我们既往不咎,但以后“不能再犯”; 


(3)琴行制度上规定了,且明确指出了,仍出现这种行为,提出批评意见,并且指出是哪一种违纪行为。(在我们机构是要签字存档的) 


640.jpeg


第二,只有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才能长治久安


礼禁于将然之前;法禁于已然之后。财务制度是任何机构的第一大刚性制度。


什么是刚性制度?就是“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决不能有任何更改、变通,所有的程序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来执行。


 例如,家长已经微信转账给老师了,老师必须拒收,然后要告诉家长:“我们机构都是统一的公司账号,不能转给私人,XX妈妈/爸爸,您请理解。” 


家长绝对不会反感的,放心,家长反而会觉得你们琴行很正规、很可靠,反而会更加相信机构,也会更加相信老师(觉得老师人品好);如果是犹豫不决的家长,即便转账了,他孩子不想学,他仍然会找你退费。 


吉客吉他的嘉颖老师在群里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议:“应该以琴行规定的方式来收款,琴行是机构,是公司,是法人实体,老师是琴行的工作人员,不应当与钱接触(除了财务人员),例如我们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在收款时均需向客户发送财务专用收款码和公司统一的支付宝账号或银行账号。


如果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向客户收款的权限,很难管控。” 嘉颖老师还说:

“1.找这位老师谈话,让他及时处理这件事,发货或退钱;

2.制定明确的乐器销售制度及提成制度,并在琴行内部公布;

3.让所有来学琴的家长都知晓,所有收款(学费或乐器费用)都是由专门的财务人员或教务来负责的。”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吉客乐器

长按即可查看原文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