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街声 作者:MQ)
“趣味民谣”、“海洋音乐”、“方言乐队”,玩具船长这11年总是在解释有关标签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他们不断思考自己的音乐航向。
从最初的三人小队转变为现在的六人编制,这艘大船的航行越来越稳,也越来越自在。他们自己知道,“走啊 / 走啊走啊 / 曾经渐渐变得渺小 / 走啊走啊走啊 / 将来渐渐变得巨大”。
吉他高飞,主唱&手风琴小李,萨克斯于振海,鼓手李浩鑫,打击乐廖鹏,贝斯周一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处于粤、闵、台三省海面的交叉点,曾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洋的必经泊点。
小李在岛上的荖园村长大,村里多是“讨海人”,生活所及都离不开“渔”这个字。大大小小的庙宇里,烟雾缭绕着对平安和丰收的祈愿,庙会更是一年一度祭拜妈祖的大日子。这时,会有潮剧团来岛演出,小李小时候常跟着阿嬷去看老戏。大人小孩把戏台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锣鼓声、喝彩声随着台上的潮腔潮调起伏,飘荡在南澳岛上空,也回响在小李的记忆里。90年代,家庭卡拉OK在南澳岛上流行起来。到了晚上,大家一起围在海边,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听着对岸传来的闽南歌曲。海风轻轻,海鸥欢鸣,好不惬意。
玩具船长在南澳岛
少年时代的生活并非每天如此,更多时候,小李喜欢开着摩托车环岛兜风,有时也坐在码头幻想:海对岸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会不会有更多的 Beatles、Beyond 或是任贤齐?15岁那年,小李考上了广州的艺校,带着祖父送的木偶船长从港口启航。后来这个“玩具船长”成了乐队的名字,“玩具”代表童年,“船长”代表梦想。
离开以后,南澳便成了家乡,习以为常的风景人事逐渐在记忆中熠熠生辉,每年一次的返乡更让小李敏感地意识到海岛上高速而剧烈的变化。面对此番情景,创作者能做的事情有什么呢?他开始打捞过去,以及那些正在消逝的风土人情。《铜山姿娘》改编自渔家妇女口口相传的歌仔,又融入了“长年”祖辈看天气所用的口诀;《莎莉》是1996年登陆广东的9615号台风;《一封侨批》则承载了潮汕华侨史上那段曾经的集体回忆。今年5月,玩具船长的这首歌和相关资料还被收录进了广东省档案馆侨批档案。随着2015年南澳大桥的落成通车,轮渡不再是陆岛间沟通的唯一方式,岛上的旅游业也日益繁茂,不少玩具船长的乐迷还会顺着他们的歌前去游玩一番,似乎音乐在某种意义上帮助小李实践了归乡。面对繁华的都市,小李对每件事情都很好奇。最好奇的是同学们把上厕所叫做唱歌。大学时的一个愚人节,他找来几个同学在尿台点满蜡烛,“愚人们在解忧公寓”音乐会就此浪漫开场,好玩的是,当天来的大多是对男厕所感到好奇的女孩子,男生们反而都被挤在了外面。唱到《去祈福的路上》,不少同学还会跟着合唱,歌里的“祈福”和“小罗”都是广州番禺区的地名。前者是小李大学附近的一个商区楼盘,学生们平日休闲娱乐或是上银行取钱都得来此处;后者则是一个打工者聚集的城中村,玩具船长的几名成员在这里住了十来年。200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小李和大学同学高飞、冰冰三人在自己十五平方的出租屋聊起了儿时的梦想,当下他们就决定以此开始玩乐队。Demo《外国客》同样也在这间屋子里录制而成,用的是QQ聊天的麦克风,整个录制从现在看都显得过于简陋,甚至“不过关”,好在当时乐队有了一张名片。
粤语歌《公园仔》出自高飞之手,记录了他少时学吉他的时光跟着,乐队得到了一些演出机会,认识了某场演出的策划者小刀。小刀是三跺脚乐团、马帮乐队的鼓手,同时还经营喜窝和TU凸空间两个演出场地,被誉为“南中国 Livehouse 教父”。演出时冰冰已离开,乐队缺乐手,小李的高中同学周一被叫来弹贝斯,慢慢地便心甘情愿上了这条“贼船”。小刀对他们的表现十分满意,自然而然也成了乐队的鼓手。2010年,玩具船长成了喜窝的常驻乐队。在这个标志色为红黄绿的酒吧,他们接触到了来自另一片大海的雷鬼乐,感受到了殊途同归的爱与阳光。
过去十多年,喜窝一直都是广州独立音乐场景的地标之一2012年发行的首张专辑《大岛小岛,咸咸就好》可以听到浓烈的雷鬼元素,蓝调的手风琴和三大件摇摆的律动搭配得浑然天成,间或出现的古谣老戏直接把航标明确的指向了粤东海域,也难怪外界会赋予他们“海洋音乐”的标签。这种风格的创作契机成了他们每次采访都会面对的问题,小李认真道:“这个标签不一定是我们说的,咸咸的海风的确是我从小生活的氛围,只是讲过太多遍了。其实我们做音乐的时候都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已。”“跟着感觉走”既是小李词曲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大家互相碰撞交流的方式,同样也是确定专辑概念、曲目和录制时依循的原则。16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青春照相馆》中有一首情节跌宕的《香炉谜底》,这首歌最初的动机只有歌曲末尾那段弦乐,听着它,小李想起曾在报上看过的打工仔修空调不慎跌落的新闻,便写出了这则故事,后续编配的丰富同样建立在音乐与画面的同步上,换句话说,这首歌的“感觉”像是在拍电影。
存放“曾经”的博物馆展览一则则动人心弦的故事,实体CD的装帧设计也处处埋藏着这种巧思与玄机距离上一张专辑又过去了三年,小李和周一换了处所,小刀因忙不得闲换成了李浩鑫,随着打击乐手廖鹏和萨克斯手于振海的加入,当初的三人小队逐渐固定成了六人编制。乐队排练的地方也从出租屋换到了TU凸空间,一周两次的日常既包括音乐排练,也包括整个团队的计划讨论。小李就有个明确的计划,他想用一年时间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希望可以用中阮跟其他音乐文化交流,为乐队找找不一样的声景。今年《乐队的夏天》上的黑马当属唱客家话的九连真人,不少乐迷开始根据方言音乐的特性猜测起下一季的参赛乐队可能会是谁,五条人、玩具船长等乐队便出现在这其中。实际上,这两支乐队都是2010年前后广东涌现的本土乐队代表。除了他们俩,潮州的六甲番因同属潮汕语系也常被一并提起。外地的听众好奇三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而本地的听众则更关心他们方言中的差异。这三支乐队来自潮汕的不同地区,有8个音调、61个韵母的潮汕语会随着地域而变化,甚至可以细分到不同村落。南澳岛东面过去曾属漳州,西面归潮州人管辖,小李的家乡云澳镇基本正好在两者的交界,也融合了两种口音。另一方面,玩具船长的乐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只有小李是南澳人,这又是另外一重融合,若是仔细听合唱部分,就会发现不同的语音语调。
小李的第一首歌南澳语是2003年创作的《破铜烂铁》,原本是普通话,出于好玩,他换上儿时听过的乡音试试。写完后,他却发现这首歌非常有生命力,逐步开始摸索方言创作。在实践中,他发现母语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人物、故事、取景地与音乐恰好都通过母语串联起来,创作容易找到熟悉的表达。随着对南澳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大量积累,他意识到“唯有用母语歌唱才能更贴近祖先”。未来会不会坚持母语创作,小李直言:“有很多歌,一听就知道这是俄罗斯的、或是少数民族的,那自己的呢?我们希望可以寻找汉族音乐的根源,挖掘出更深的底蕴,至于是否唱南澳语,这跟大家的生活状态有关。”目前大家的生活状态,正如乐队那首《春风得意》,是一种细微绵长的舒坦。这次街声大登陆广州站他们将带来这首歌,还会请来琵琶手小鱼回赠大家长久的期待,快去加入他们有海味的舞会吧!玩具船长:创作对我们来说,像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桥梁,也是自己跟别人对话的桥梁,甚至是人跟大自然对话的桥梁。如果有人也可以从我们的某一首歌找到和自己、他人或大自然对话的点,我们就会很开心。玩具船长:它可以更贴近生活当中的画面,当然它是有艺术感的。2017年我们做了四场音乐概念剧的巡演,在《去祈福的路上》里周一扮演摩的司机,当时有类似的场景,我们希望可以在这个方向继续提升。比如《看老戏》,歌里卖花生糕有人买小吃,也许就可以跟门口卖门票的结合。目前这个计划我们一直在策划当中,还需要介入更多人力物力,如果可以,我希望舞蹈、潮剧……都可以融合到表演中来。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街声 (长按可以阅读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