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Taylor吉他设计师Andy Powers

人物 2019-10-24 14:39   阅读数:6532

微信图片_20191021110826.gif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九河吉他 作者:赵洪波)


第一次见到Andy Powers,是2014年受《现代乐手》杂志之骗去位于加州San Diego的Taylor工厂采访其全新8系吉他的发布。当时Bob Taylor正在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展,接待我们的正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Andy。


微信图片_20191024141849.jpg


实际上,刚见面时我对Andy的直觉并不好。首先,他太年轻,也太阳光了,形象跟我习惯的吉他制作大佬们相去甚远;其次,也许是那时还不常被拉来临时充当接待人员,他竟然显得比我还拘谨。


不过几分钟后,当话题转到吉他,我们俩也都慢慢忘了旁边还架着摄像机时,聊天变得有趣起来。Andy带我参观了他的设计工作室,这里也正是之前R.Taylor品牌的专属领地,在繁忙的工厂里是个清静的所在。我们还抛下摄影师去试音间小坐,那里有各个音箱品牌的流行型号,Taylor对他们的拾音器系统都会进行充分的测试,这是我跑遍中国南北方的吉他工厂都没见过的。


我对Taylor品牌的欣赏,更多的来自于吉他从业者的角度。把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同时做好,Bob Taylor、Kurt Listug、Larry Breedlove等人的合作堪称典范。尤其从技术角度,Taylor的NT琴颈、ES拾音系统、Relief Rout、UV漆面等等一系列创新都让我着迷。


但这种欣赏并未延续到对Taylor的产品上。Taylor的大部分核心技术都偏向于量产,赋予了产品几乎完美的一致性,但就像你不会买到一把太差的Taylor一样,你也很难找到一件让人兴奋的作品;或者说我欣赏的是他们能把工业化量产的吉他通过技术创新做到如此之高的水准,但在维修工作中弹过拆过修过无数把Taylor之后,实在是没有几把的音色能让我爱不释手。


典型的Taylor音色,是种很能抓住初听者的取向——刻意增强两端的高低频,同时又有丰富的谐振泛音,可以说绝大多数Taylor型号初听起来都是强于同档次其他品牌产品的。


但这种怦然心动却很难持久,当你需要表现爆发力和动态时,常会发现Taylor这种华丽的音色是力不从心的,虽然一招一式都表现得飘逸灵动,但就是中气不足。


出于礼貌,我并没直截了当坦陈我的看法,只是问了Andy对NT结构可能对中频有影响的说法怎么看。Andy的回答是他们用同一块原木上开出的两套木料分别做过除了琴颈接合方式外完全一样的两把吉他,结果证明NT结构与传统燕尾榫结构差异很小,或者也可以说各有千秋。


标准答案,完全没有出乎意料。说完了音色,Andy开始介绍NT结构便于调整琴颈接合角度等优点,我告诉他从维修工作角度,我确实非常欣赏这个创新,但我在中国根本找不到你们向每个美国Taylor授权服务商提供的用来修正琴颈角度的垫片套装...


几番诘难,Andy从容以对。不过其实场面远没那么难堪,只是一个不专业的记者和一个不专业的PR直截了当的聊几个专业话题罢了。当然,还因为我的英语水平也远达不到能拐弯抹角的水准。


不久之后,进厂时迎接我们的职员拿来了一把新款814ce,当时新款814ce总共也没生产几把,差不多还都被Bob他们带去德国了,我见到的大概是工厂里唯一留下的样品。那把琴我只弹了几分钟,至今那也是我仔细听过的唯一一把新款814ce,所以我的印象也许并不能反应现在这款吉他的正式量产版本的水平。


微信图片_20191024141901.jpg


简单说,那是一把保留了Taylor所有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几乎所有缺点的吉他。中频的力度仍不及Martin同档型号,爆发力也赶不上Gibson,但显然有着更为出色的平衡性。没有任何一把吉他可以面面俱到,原有的Taylor 8系产品也绝对堪称上乘之作,眼前这个人的第一款Taylor设计能有这种程度的改进,瞬间打消了我对他的最后一点质疑。


尤其在Andy解释了他的斜向背板音梁、漆面厚度削减、全新的侧置压电拾音器等等设计之后,我对眼前这个同龄人肃然起敬。


探访Taylor工厂归来,我紧接着要开始准备下半年的第21届GAL年会之旅,之后一直忙于九河各加盟店的筹备和维修技师培训等工作,虽然一直很好奇Andy Powers是Bob Taylor请来的何方神圣,但也实在找不到更多信息。


再次想起Andy,是读到Guitar Player杂志一篇名为《Andy Powers指引Taylor吉他设计的未来》的文章。不愧是专业记者的文笔,第一段话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兴趣:


为一家知名公司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从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Taylor厂牌年届40之际,Bob Taylor为继任者定下了这些标准:他应该是个比我更好的制作者、一名专业水准的吉他手、自学成才、拥有20年经验、不满40岁,并且会终身热爱这个职业.....


天啊,这是要造神的节奏啊。新闻联播看久了,难免沾染质疑一切的习气,于是再次怀着疑问和好奇,开始了解这个已经逐渐淡忘了的设计师。


大约20年前,在一场San Diego当地的木吉他音乐会上,15岁的Andy Powers第一次见到了Bob Taylor,手里拿着的是他自己制作的一把Ukelele。Bob惊异于那把琴的品质,告诉Andy如果什么时候需要工作了就来找他。


20年后,Bob再次见到Andy是在NAMM展,这个年轻人正跟Jason Mraz在台上演奏!几个月后,当两人在电话里长谈时,Bob发现这个年轻人符合了自己对技术方面继任者的所有要求,甚至他的名字都昭示了这场宿命般的合作——他的全名是Andy Taylor Powers!


在Bob Taylor的传记《Guitar Lessons》里我读到过Bob最初的吉他制作经历:高中时,学生们可以为自己的手工课自由选题,Bob的心愿是做一把吉他,而他的老师也不懂,于是老师找来了一本吉他制作教材,跟小Bob一起摸索着做出了他的第一把像样的吉他。


Andy的尝试更早。大概8岁时,他父亲拿回家一块工作时剩下的废木料,大小差不多够做一把吉他,形状也基本合适,不过小Andy对做吉他并没什么概念,甚至卷弦器都是求当地一家琴行给凑的不成套的。做完的吉他在试着调弦时就散掉了,甚至都没来得及出声。“对一个小屁孩来说,看着它崩掉大概跟真能弹它一样有趣。”Andy回忆到。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这不是一篇打算探讨技术的文章。这里只是一个Andy Powers的同龄人在自叹弗如之余的一些感慨。


高中... 我那会儿在干什么?晚晚自习上到九点还是九点半?打赢了多少场校际约架?一顿早餐时间我能背完几道政治题?我差不多每周都会买几盘磁带,我见过吉他吗?


8岁... 嗯 那是个敏感的年份,隐约记得我见到过游行的学生,后来从新闻联播里听说那是一群暴徒,甚至能想起新闻画面里天桥上挂着的烧焦的尸体和母亲看到这一幕时掩面哭泣。吉他?吉他似乎从那时起就只是乐器,从来就不是表达思想的武器!


为什么不谈技术?那才是自称Luthier应守的本分啊?可我看遍所有吉他制作书籍,去过最烂的和最好的工厂,见过入门菜鸟和顶级大师,但全然看不到这片土地诞生一个Taylor般伟大品牌的希望。要让更多人实现梦想,首先要赋予他们即便失败也不会成为笑柄的宽容;要创造一种投机取巧的风险远大于踏实努力的公平;更要让他们的求知不变成一场场虚无,把求真务实和独立思考根植进每个人的灵魂。


能出现Andy Powers,是因为那里有群正常的人,和一片正常的土地。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