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刷爆全网的周杰伦新歌,其实没有那么惊艳
(本文来源:公众号“潮音乐”;原创:乐叔)
很久没有看到朋友圈、微博能被一首歌刷爆。
潮音乐的后台,也有很多朋友在留言。
周杰伦 2019 年的新歌《说好不哭》,在昨天晚上 11 点正式发布。
因为准点守候播放的听众太多,QQ 音乐的播放器直接瘫痪......
紧接着,就是微博和朋友圈的一阵刷屏。
伴随刷屏的,还有一个事先没有任何宣传的惊喜:五月天主唱阿信和周杰伦首次合唱。
两周前,他们在某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悄悄埋下了这个彩蛋。
两周后,周董带着《说好不哭》引爆全网。
第二天上班,同事见面的开场白从:昨天加到几点?
变成了:周杰伦的新歌听了吗?
有朋友半夜一点醒来,发现朋友圈上至小老板,下至某实习生,全都在分享周董新歌。
还有一些从来不付费听歌的朋友,给《说好不哭》配上文案:听哭了。
宣誓自己紧跟这波潮流,并未落伍。
其实潜台词是:我付费了 3 元收听,你呢?
冷静地听完整首歌,说实话有点失望,因为周杰伦的水平远不止如此。
在乐坛井喷的千禧年出道,周杰伦的爆红集齐了辛酸童年、草根出身、原创音乐、才华横溢、叛逆个性、当红绯闻等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这些命运的馈赠,但凡抽出任何一点,周杰伦都不会那么周杰伦。
于是他的音乐成为了一代人的烙印。
最后演变成了歌迷和歌手相互成就的旋涡。
无论发什么歌,一定都有人刷屏,都有人爱。
但凡是熟悉的杰伦式旋律响起,听众还是会蜂拥而至。
而周董真正有音乐性,变化性、进取性的歌曲,被晾在一边,只有少数资深歌迷会反复品味。
2011 年《惊叹号》又多少人会再去回味?
《告白气球》喜欢的人不计其数,而《土耳其冰淇淋》却乏人问津。
这是歌迷给周杰伦的甜蜜困境。
杰伦像是被歌迷捧在手心的大男孩, 就算接下来的新歌都宛如旧歌般普通,依然有无数 80 后, 90 后,愿意听一辈子。
作为听周杰伦超过十年的歌迷,说实话《说好不哭》在他所有的作品里,并算不上惊艳。
像这样的歌,周董一口气能作十首。
阿信的加入的确惊喜,两个能带代表青春的声音结合,让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更像一种情怀。
你听过周杰伦唱现代都市男女的生活吗?
没有。
这么多年来,他杰伦式的浪漫始终没变过。
学生时代,
暗恋的女孩经过教室时,他会故意打开门让她听见自己的钢琴声。
路过被围起重建的大安森林公园,他会带女友钻进去,偷偷尝试初吻。
身在单亲家庭,担心妈妈情人节落寞,他会在远处放烟火,打电话让妈妈朝窗外看,制造惊喜。
和昆凌犹如中世纪童话般的婚礼,羡煞无数网友。
周杰伦的浪漫全都贯穿在他的音乐作品里:《星晴》、《半岛铁盒》、《稻香》、《告白气球》等等不胜枚举。
听者渐渐走出青春,踏入社会,甚至有了家庭,他的音乐,却没有随着歌迷长大,始终有着清甜幻想的年纪,会有的味道。
于是周杰伦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了青春和情怀的代名词。
未曾变得像李宗盛、罗大佑般“成熟”。
毕竟如今的他,太幸福了。
大家刷屏了一晚上的新歌,最喜欢的应该仍是 08 年以前的歌曲。
去年新歌《不爱我就拉倒》里的一句歌词:「哥练的胸肌,如果你还想靠,好胆你就麦造。」让周董倍受争议——许多人都难以想象,这是出自周杰伦之笔。
其实早在之前《乌克丽丽》里:「别剪短你的发让它飘逸,刚好配上我的八块肌」就已经让许多人质疑周杰伦作词水平,江郎才尽。
在创造了一座又一座巅峰之后,周杰伦的某些歌词,令人一次又一次地感到迷惑。
只不过作为歌迷,我已经慢慢承认了他的音乐,有时候确实在退步。
也逐渐接受了他有些歌曲,再不比当年。
或者说,我们慢慢年长,但他的音乐不曾长大。
今天你还能听到一个 40 岁的中年男人,在雪地抱着吉他,唱着《等你下课》。
他是周杰伦。
毋庸置疑,至今他仍是华语乐坛的奇迹。
今年年初,周杰伦在社交媒体中 po 出了自己曾经的歌曲《以父之名》,并配文:
「为什么我不听新歌,因为我 16 年前的歌还在流行。」
是啊,像《以父之名》这样进取、独特、突破,又被大众接受、喜爱的歌曲再难有了。
昨晚我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步入中年 40 岁的周杰伦,独唱着没有那么惊艳的《说好不哭》。
台下是忍不住噙泪的听众,他们依然期待着杰伦,给他们的一段青春幻想。
他们依然期待着杰伦,治愈他们踏入社会后的创伤。
他们在朋友圈微博相聚,奔走相告,
确认彼此都从那个美好年代而来,
都不明白自己又将会往什么样未知的年代而去。
打开《说好不哭》,
脑袋里浮现的不是今日今朝,
而是十几年前初听周杰伦时,那种惊世骇俗的震撼和感动。
听完《说好不哭》, 发现周杰伦 2019 年的新歌并不能让我感知这是 2019,却能提醒我们曾路过 200X 。
如同 MV 里的这一幕,复刻了 2007 年周杰伦自导自演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
今朝往昔,青春付诸东流;风云巨变,周杰伦还是周杰伦。
记得 2000 年,杰伦横空出世。
20 年即将流逝,2020 很快降至,更新换代的契机悄悄来临。
华语乐坛还会有奇迹之星吗?
*本文部分内容(图文)转自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
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吉他世界网立场,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全部评论(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