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吉他课 | 第二期互动答疑整理汇总

干货 2019-9-19 00:00   阅读数:3795

本周四,我们依然如约地邀请了《音乐人吉他课》的作者Tim老师,在学员交流群对大家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了答疑和互动,并对同学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以下是在本期交流答疑活动中,我们为大家整理出的《音乐人吉他课》的学员朋友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借鉴,帮助大家在今后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参考查阅——



微信图片_20190919125329.jpg


1.jpg

弹唱篇


Q1:“很难记住一首歌的弹唱怎么办?”

Tim:其实我觉得弹唱记不住弹法,这个问题有点广泛,你要去想一下你确切的问题是什么,你弹唱记不住,是你连和弦都没记住吗,还是你知道是要弹什么和弦,只是不知道用什么节奏,用什么指法?因为这是有区别的。如果连和弦没没记住,代表之前的根音弹唱没有学熟,而且你不是学到很后面的章节的话,其实我们曲目示范的和弦就是基本和弦,而且不会有太多的花音,所以你要先考虑一下你自己确切的问题是什么。


Q2 : “根音弹唱练习的第二步唱根音,总是根音唱不准,跟着旋律跑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

Tim:根音弹唱练习普遍会出现的问题有:唱根音会被旋律拉走或者唱旋律会被根音拉走。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根音弹唱练习,把旋律和根音区分开来,目的是为了练习让我们的耳朵适应根音和旋律音组合起来的听感,做到能同时听到两个音,能够用耳朵去鉴别音乐。所以面对这个问题重点在于你的练习方法,最开始练习的时候,合理地把整个练习细分成若干小节,确保前一个小节练好了再去练后一小节,单独的每个小节练好了后,再整体合并到一起去练习,不要一上来就整首歌一次性练到底,合理地缩小练习到个人可控的练习范围内,再去做小块的拼接,是目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

Q3 : “根音弹唱想要练准是否需要单独学习视唱练耳的课程?”

Tim: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报名学习视唱练耳的课程的话,肯定能起到辅助作用,但其实对着吉他或者其他乐器去不断地跟唱校正音准也是可以的,不管以哪种方式,都是需要长期坚持去练习的过程。跟着这本书循序渐进的去学习,慢慢就会掌握音准。


Q4 : “别人突然点一首歌,会唱但是用吉他弹不出来?”(即兴伴奏

Tim: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本书的核心:即兴伴奏和扒歌技巧,书中设计的根音弹唱三步练习,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养成大家去听一首歌根音、和弦、旋律的习惯,不仅要在练习中记唱旋律,也要记唱根音和和弦,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能听出一首歌的和弦走向,再配合你觉得合理的指法去演奏,也就解决了即兴伴奏的问题了。

Q5 : “网上很容易就找到某一首歌的和弦谱,如何才能让自己右手的分解和弦弹得更有味道呢?因为脑子还是很惯性的用(根音323-1323或者根音321)这种节奏。”

Tim:因为有些曲子网上只找到这些和弦谱,所以要自己想右手怎么弹才会有味道,重点就是你不能把和弦想成只是用吉他弹出来,你要去模仿这个原曲里面的味道到底是什么,你要通过去听原曲,去把这个东西模仿出来。那你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在吉他小课堂,曾经有一期有举例,就是拿某一首曲子,然后具体里面的比如鼓怎么打贝斯怎么弹啊,然后模仿出适合的右手节奏


Q6 : “如何在弹唱中加入打板拍弦,增加节奏感?”

Tim:首先你要想一下你有没有学过包含打板拍弦的曲子,我们书里其实有一首特别经典的曲子:情非得已,在偏后面的那个课程里面。你要知道怎么样去做的话,其实任何技巧都是这样——你要把这个你知道的技巧作为工具应用在歌曲里面,不是知道技巧本身,就是技巧怎么应用在歌曲里面的方法才是关键。那怎么样学应用在歌曲里的方法呢,你就实际上必须要去学应用这个技巧的曲子。

所以,因为我不知道你要讲的拍弦打板,是不是还包括就是更复杂的那些指弹的那一大堆更花俏的拍法;如果不是的话,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情非得已,像它就是把拍弦加在二拍和四拍嘛,因为他就是要模仿鼓的那种动次打次,所以要拍在二四拍,这是有它的理由在的。所以那你练过这曲子之后呢,你就知道以后听到这样鼓点的曲子,就可以一样用这样的方法想一下。所以这个逻辑你稍微想一下,去稍微学一些类似这样的曲子。


Q7 : “我从开始学习《音乐人吉他课》时就没练吉他弹唱了,因为每天时间只有一小时,这样是有效的吗?是否要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保持弹唱歌曲的练习?”(练习时间安排

Tim:当你练到第八课的时候,你应该学到了小蜜蜂的歌曲弹唱。因为这本书确实是从小白开始,一开始是学很简单的歌曲。后面的如果你坚持下去,其实你过一阵子马上就会开始接触不同的曲目了,可能还是会花时间的。不过你每天练习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的话就看你怎么安排了,我觉得你可以这一个小时里拿个十分钟二十分钟还是来练你以前喜欢的那些方法那些歌曲来练,这毕竟是你喜欢的曲子嘛。可是我们前面我们花了九课才终于讲完所有的关于小蜜蜂的弹奏技巧和乐理,其实有些硬功夫确实是花时间的,所以在你知道这纯粹只是你的喜好和你知道这些硬功夫,学习这些东西是很花时间,很枯燥的情况之下,聪明的安排你练习学习时间的配比,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好的。


Q8 : “弹唱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找到最适合的调?”

Tim:我觉得看每个人音域不一样吧,如果你唱歌技巧很强,高音都可以操控自如,那就是可以调整能控制的调,如果是小白的话,出现那种低音下不去高音上不去的情况,就是用变调夹一品一品的试自己唱这最舒服的调。那如果知道乐理的话,就可以推算自己的最高音和是什么调,这样更方便去做一些调整。


Q9 : “我现在拿到一般的弹唱谱练一下基本都能上手,但感觉遇到了瓶颈,不能更加深入的学习一些更复杂更炫的技巧,应该怎样突破?”

Tim:这个问题你要看的目标,你要去看你追求的是什么,比如说你希望能够即兴伴奏,或者你希望想要那种在歌曲里加花这件事,你所希望的到底是哪一方面的进步,你一定要很明确这件事情。比如你希望弹更复杂的节奏,或者是在和弦的编配上面有更复杂的选择,或者你希望是像指弹那样子,加入一些指弹的技巧......你希望的到底是什么,你必须要很明确,这样你才会有练习的方向。因为你可以说那些东西我都想要学,可是如果你不先明确一个的话,那你很难找到目前当下你第一个该学的是什么。


微信图片_20190919125333.jpg


2.jpg

节奏篇


Q1 : “跟不上节拍器节奏怎么办?”

Tim:刚开始练习跟着节拍器打节奏,首先需要调整节拍器到一个适合你的速度,既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节奏太慢(20、40)或者节奏太快(100、120、)都不好,刚开始控制节拍器的速度最好在60-70的范围会比较容易卡准拍子。


Q2 : “Tim老师,《音乐人吉他课》里的《春天里》这首歌谱子上写的是4/4拍,但是有人却说它是8/6拍或者8/12拍,道理貌似都说得通;

另外为什么我感觉所有歌曲的拍子都能用4/4拍的节奏打出来呢?是我的节奏感不好吗?”

Tim:其实这些拍号完全是同一回事,都只是为了写谱方便,为什么我写4/4拍,也是为了表达的方便性,以四个正拍为一小节,每个正拍分成三份,一个正拍里面全部都是三连音,是大部分人理解这首歌的方法。如果你认为一个小节用12个八分音符来写读起来比较方便,那就改成8/12拍就好了,我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


Q3 : “3/4拍和6/8拍有什么区别?”

Tim:通常会讲四三拍和八六拍,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面,关于拍号的方面有提到,我们有做范例,写了各种不同的拍,然后用各种不同的音符,可是那些写法最后听起来是一样的,你可以翻翻看那个案例,就是你要写成四三拍或者八六拍,把你的写法调整到对的情况之下,其实两个音乐是可以听起来一模一样的,所以就看你写谱怎么方便,你就怎么去写。


Q4 : “八六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Tim:我们都知道八六拍是一个小节有六拍,那其实我们常在听拍子的时候,那我们数一个小节6拍像123456这样数有点麻烦,所以我们在心里会把它细分拍变成123 223这样数,那这样的话其实就是变成数两个小节。我们把它再做一个比较大的组合,这样就变成六拍里面的三个音组合在一起,就是会有一种好像一个小节里面有两个三连音这样的感觉。可是八六拍的定义就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会变的。

Q5 : “老师,我现在一般都是用脚打拍,这样八分十六分也比较好打,但是像三连音,附点这种脚打拍感觉就打不准了,爵士乐手那么多不同时值的音符,现场是怎么把握的准的,也是靠脚打拍吗?还是靠平时的积累?”

Tim:通常我们不会用任何的方法去打拍子,就是你可能会看我们的身体会有动作,可是我们那些动作是附加在拍子上的,我们并不是用那些动作来确认自己的拍子对不对,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区别。因为我们的节奏是建立在感觉上的,而不是身体的动作上面,我是感觉到拍子,然后手会有那样的动作。所以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会对着节拍器去练,这样累计出来的对拍子的感觉。


Q6 : “有没有什么技巧练习附点音符,能练习得准确点?包括三连音这些节奏,用脚打拍不好把握,应该怎样练习呢?”

Tim:我没办法直接知道你现在数节奏的操作能力到什么程度,不过我认为就是要把这种不是在正拍上面的拍子做稳。你必须要先练习数出来,或者是把这些节奏用拍手或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在你的乐器上弹出来,因为乐器有熟悉度的问题。

所以你先试试看把1234数成12 22 32 42这样八个稳定的拍子,然后你再去挑中间的反拍。就比如说用拍手的方式数节奏,在拍正拍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反拍,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怎么去找这些节奏,把中间没有听到的拍子去数出来。三连音也是一样的,三连音我们在示范里是把他变成123 223 323 423这样,所以意思差不多是一样的。


微信图片_20190919125338.jpg


3.jpg

基本功及练习方法篇


Q1 : ”爬格子是每天必须练的吗?”

Tim:传统的爬格子是音乐性不太够的,每天练这些爬格子我认为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每天保持手指机能的练习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用爬音阶、爬音阶的模进、琶音的练习代替爬格子。这些练习带有音乐确定的信息和内容,既能练习手指机能,也能提高音乐性,我觉得这样的练习方法会比较好。

Q2 :“和弦,琶音,音阶终极训练该如何练?”

Tim: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所谓的终极训练,就是这个练习方法是在你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就算是我现在还是在练,各种的音阶和琶音,也是在练这几种基础练习。可是我的练法可能与各位不一样,我的练法当然会更难的,一些更难的音阶组合,更替难的音阶里面的模进,超过一个和弦组合的琶音,这些练习的难度是是可以无限叠加,所以很难说什么叫做终极训练。


Q3 : “我谈琴总是一会儿就犯困,更不用说练几个小时了,不知道那些大神是怎么一天练几个小时的。想问怎么能像玩游戏一样聚精会神,您刚开始学琴的时候会不会这样?”

Tim:其实练习本身就是枯燥的,能够坚持长时间练习,真的是靠意志力了。以前我在学校学琴的时候,一天就是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其他时间都是在练琴。我们都知道艰苦了点,我相信我跟你感觉也是一样,就是这些基本功的练习好枯燥好无聊,可是我们必须逼自己练下去。我觉得比较好的建议是这样的:练那些技巧啊、推算的速度或者是反应的速度、或者是冲自己速度的极限,这些练习真的是很枯燥,而且进度很慢,你必须要练很久才看到成果。练一天两天是感觉不到成果的,你要一直狂练一个月甚至更久,你可能才会看到好像真的是有进步。

我的建议是在练习的时间搭配上,保持基本功练习的同时练习一些你觉得不无聊的东西,像我觉得我可以自由地弹的那些曲子,自由地即兴的话,我弹一天都不会觉得累。所以我就会在练习里穿插一些自由弹奏的部分,因为这样对我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Q4 : “如何高效记住指板上每个音阶?”

Tim: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接下来呢会跟吉他世界网推出一套关于记忆指板上的音的课程,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或者什么时间推出来目前还不确定,不过确定会有这样的课程,所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因为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楚的,我设计了一整套课程去讲这个东西,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Q5 : “如何更有效快速的去背指弹曲目的谱子,有和弦复杂且处理细节比较多?”

Tim:这与我当年小时候在练钢琴曲的时候碰到的,是同一回事。如果是你就纯粹用背谱的方式去背。当然这也有技巧了,就和大家背课文一样,去一小段练,把小段拼成大段练,这些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什么好讲的。我觉得在音乐上面特别注重的是你必须先搞清楚那个曲子的旋律是什么,伴奏是什么,弹了哪些和弦。如果你把它分开了以后,其实是很多理论上的逻辑。背谱就是完全不相关的,只是记音符和位置。

这样就是尽量用你所能够分析这个曲目的方式去找出里面的逻辑,因为如果是好的曲子,一定是有它作曲的逻辑,就是它的和弦进行是怎样;它的节奏是有特定的;他这边的旋律是哪一个音阶;然后会接到另外哪个音阶啊。就是如果你有办法分析这些的话,你一定能够发现其中的逻辑,你不能纯粹把它变成一整块内容,这样完全不知道是干嘛的,这样去记的话,就是你会很快忘记,你不晓得中间暗藏的内容内涵到底是什么。


Q6: “保留指是不是要尽可能的保留长时间?还是到下一拍为止?”

Tim:保留指只代表你的手指要在那个位置,不代表你要一直按着,一直延续他的声音。你要看是音符一直延续所以你保留指要一直按着,还是其实是因为指法方便,所以我两个指法里面同一个手指可以留在用一个位置,可是音符可能是由断开的,所以你要看音乐本身音符是不是需要断开的——如果需要断开,那你就把它断开,可是就算你把它断开,你还是可以同一根手指放在那个位置,你只是把它放开,然后再按下去。因为演奏技巧的方便所以可以用保留指这个技巧,所以保留指只是个技巧,而不是说用了保留指就是要延长到那样的时值。


Q7 : “老师,我现在是初学食指横按按不实怎么办?”

Tim:我知道其实初学的人碰到横按这样的和弦都会有巨大的担忧,虽然书里面经常会讲横按用力的技巧,你的手指还没有长出茧来,可是就算书上说了我相信这样的担心还是会在的。那我在这里还是重申一个问题,耐心是最重要的,就是以正确的姿势去按。一开始不要真的去强求去发出很完美的声音,因为这样你一定去想办法去找一些角度去解决,但那些角度其实并不能让我们保持一个最好的按弦状态和姿势。所以一开始我们最重要的是耐心,慢慢的等到你的手去适应吉他


Q8 : “Tim老师,我觉得玩音乐就是技术性和音乐性两大块,技术性的东西只要花时间练都可以做到,那关于音乐性的东西除了多听,多接触不同的音乐风格外,还可以怎样去积累呢?”

Tim:技术性和音乐性两大块这个分类方法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技术性的东西都要花时间去练,这也没问题,音乐性的东西除了听和多接触不同音乐风格外还可以怎么样去积累。重点就在于多背,你必须真的要记住声音,你要增加音乐性,就是去累计你在你的脑子里面的记忆,有越多的确实精确的声音讯息。所以不是纯粹的只是多听多接触就好,你必须要背。而且是记声音,并不是记乐理。


1562571687136482.jpg


4.jpg

乐理篇


Q1 : “和弦或音阶的和谐程度,是不是可以排序(从和谐到张力排):D E G F A D B?”

Tim:我解释了每一个音的特性之后,其实后面会做和弦张力的分类,所以你不用太紧张。然后关于下面你讲的就是D E G F A D B,如果这是你心里想的顺序的话,其实并不是非常准确。因为我们都知道G和B应该是张力最大的,G是女主角,B是反派,他们两个一个是和谐的高张力,一个是不和谐的高张力。所以就是一定要搞清楚和谐跟高张力特指的是哪一些东西。


Q2 : “一般音乐的进行都是张力到稳定的进程,有没有张力到张力的配合?”

Tim:当然有,在同样的一个功能里面,比如现在需要用到属和弦的功能,那我们难道只能选一个和弦组合形式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也可以选择两个,比如说现在是需要从下属和弦到属和弦,那我们不一定只选择一个属和弦啊,拿C大调来说,C可以先接G和弦,再接B减和弦,再接G,最后回到B减,只要不跳回去,都是可以在有张力的和弦之间不断进行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见的和弦进行1-6-2-5,其中1和6都是比较没有张力的,其实1接6也是跟你提到的张力跟张力的配合类似,它们是稳定跟稳定的配合,所以说音乐是没有绝对性的。


Q3 : “有没有适合小白的乐理基础书籍或者视频教程推荐?”

Tim:其实很多人都在问这样的问题,可是比如说你去一家书店,或者你在淘宝上搜索基础乐理,然后会出来很多书,出版社是上音出版社啊,人民出版社啊其实都是特别有名的甚至音乐学院真的再用的书,那其实里面的内容都差不多。我看过很多本,其实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因为基本乐理都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那些东西。这些书呢也大部分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就是他们有他们自己安排的逻辑,基本上就是像百科全书一样,把所有东西讲完。比较多的人用的书是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那我自己是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乐理新教程,它的内容我认为是足够完整的,大家可以找这种比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乐理教程去学习。


Q4 : “Dsus2 Dadd9 D9和弦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

Tim:我们都知道Dsus2是一个挂留和弦,那挂留和弦他是一个转接的和弦,它可以是任何的功能。Dadd9是大三和弦的一个变化型。D9它是一个属七和弦的变化,它是一个属功能和弦。举个例子,我现在需要大三和弦,而不是属七和弦,也不是大七和弦的类型,那这个时候我用了D9,那这样功能就不对了。或者我需要属七和弦功能,那我们用Dsus2的时候,它的解决功能不够。因为我们知道属七和弦的解决是建立在和弦的三音和七音,那我们用Dsus2,这样没有属和弦三音也没有七音,它对下面的和弦解决能量是不够的,所以这个时候把Dsus2看出属和弦就会比较勉强。所以还是看你希望怎么用,你要搞清楚这些和弦什么性质以及可以去做什么功能。

Q5 : “Tim老师,你可以专门在吉他世界网的公众号上专题讲解一篇关于增减和弦,挂留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等各类和弦的构成及功能吗?”

Tim: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其实有很多乐理公众号很多文章会讲这个,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讲完的,就比如七和弦的构成,构成其实很简单,你去百科查都会有吧,但是关于功能这件事关于作曲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状况,所以这可能要一本书才能讲完。


Q6 : “老师,请问下有些歌用谱子转换成级数后去换调弹,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味道都不一样了,这个正常吗?也不知道自己换算对了吗?”

Tim:当然你去确认你换算的和弦对不对是很重要的,可是其实你在吉他上换完调,弹起来感觉不一样,这个比较其他乐器尤其是和钢琴比起来会更明显。因为比如同样一首歌,那你想高三个调去弹,然后你变调夹加高三个品、使用一模一样的指法的话,你会发现感觉上不会变那么多,可是如果同样一首曲子,你用开放把位的G调指法弹和用开放把位的C调指法弹,这样感觉好像是有区别的,那是因为你每个和弦的音排列组合已经不一样了。每个和弦在作曲上最精确的状态的时候,每一个和弦连接到下一个和弦,它的排列组合方式和每一个单音移动的方式对于听觉都是有影响的。

如果我弹一个C调的歌,原本就是C调,就比如全部都是顺阶和弦,那开放指型全部都可以按;突然变成bA调,我大部分的和弦全部都采用封闭和弦的指法去按的时候,确实就会感觉很不一样。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还是要看个人的决定。你不接受的话其实可以换指法,bA调就要用C调的指法把变调夹夹在第八品的位置,也是弹C调的指法——它听起来其实很相似,只是因为音变得很高,那不是非常的好听。


Q7 : “在听音阶的时候常常听错,比如听C调的音阶,听到的感觉是La,但实际答案是So,如何练习听音能力?”

Tim: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视唱练耳还练得不够熟练,因为人的耳朵很难把音高建立成一个类似于数学系统式的规则,这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所以在《音乐人吉他课》这本书里,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唱旋律或者音阶的练习当中,我会要求大家用首调的唱法去唱,采用的歌曲也是比较简单熟悉、朗朗上口的旋律,透过歌曲反复不停地去重复记住大家倒背如流的声音。比如说do到sol的声音听感你记住了,印证到歌曲里去重复记忆,久而久之的,当你听到一首新歌里听感相同的声音,你就能反映出那是do到sol的声音了。


Q8 : “听到一段音乐翻译成唱名比较困难怎么办?”

Tim:首先我先讲一个技巧,就是如果你能确定某段音乐听起来很顺耳,你可以初步它为我们比较熟悉的大调音阶、五声音阶、自然小调音阶等,然后再用这些音阶中特殊的音程关系来验证

比如大调音阶里有两个半音mi和fa,si和do,五声音阶里的mi到sol、la到do比其他的音程更远,利用这些特殊的音程关系验证你听到的歌曲中你觉得比较特殊的地方,如果合理,那就是你想要翻译成的唱名。

不过这只是针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实用的一个小技巧,真正要达到的还是对某个音阶或者某段旋律走向做到滚瓜烂熟,很精确地达到一听到就能判断出是唱哪些音高。


Q9 : “扒带怎么去确定调式?”

Tim:书后面的内容会教大家一些方法,比如根音最有可能出现在最后一个音,或者最后一个和弦通常都会是一级和弦。但是比较确切精准的方法是我们必须听准歌曲里面的根音、音阶和和弦

例如在大调音阶里面,一些常用的进行5-1,2-5-1,4-5-1,我们透过去辨认这些常用的进行发生在歌曲的哪里,然后判断出一级是什么,也就确定了调式,这是比较精确的方法。

不过这对于初学来讲还是比较有难度,还是要多练习根音弹唱,多去尝试从简单的歌曲开始扒带


Q10 : “特殊调式,比如蓝调布鲁斯音阶、传统五声音阶的歌曲要如何确定调?”

Tim:我们现在讲的调式和调性都是基于西方的12音里的七声音阶系统,严格来说,蓝调布鲁斯的传统五声音阶、蓝调布鲁斯音阶、或者蓝调里使用的五声音阶,这些都是非调性音乐,和我们认知中的所谓的那些大调小调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如果要确定这些非调性歌曲的调,我们就必须准确地听出歌曲里的音阶,对应到这些特殊调式的音阶里,去确定调。或者要么我们去准确地听和声进行、和弦走向,比如蓝调非常常用的进行4-5-1,一听到这个进行,就可以非常准确地去判断歌曲的调了。


Q11 : “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有什么区别?”

Tim:和声大调就是大调降6音:1 2 3 4 5 b6 7 1 ;旋律大调就是大调音阶降6和降7音:1 2 3 4 5 6 7 1 b7 b6 5 4 3 2 1 。

这两个音阶都是人为调整而产生的,它们都有某种明确的目的性,和声大调降6音的目的是为了趋近5音(属音),所以就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方法去趋近5音,旋律大调是在和声大调的基础上有把7音降低了半音。这么做是为了旋律的方便性,让整个音阶里听起来都是大二度、小二度,而没有增二度这个音程。



我要评论(评论要求5-500字)

全部评论(共0条)